美元贬值、美债吸引力下降 投资者转向欧洲与亚洲

2025年以来,美国金融市场的全球主导地位正在受到挑战。标普500指数从历史高位回落,美元也在经历显著贬值。与此同时,欧洲股市走强,德国推出大规模财政支出计划,推动欧元上涨,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市场的吸引力。

近十余年主导全球市场的“美国例外论”正遭遇挑战。全球资本正加速向欧洲及亚洲市场流动,显示出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开始动摇。

市场轮动:美股表现不及欧洲与香港市场

自年初以来,美股表现明显落后于欧洲股市和香港市场。香港恒生指数在科技股的推动下大涨约20%,德国DAX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而标普500指数则面临资金外流压力。美股“七巨头”科技股(Magnificent Seven)整体下跌11%,其中特斯拉(Tesla)股价今年已大跌逾三分之一,而比亚迪(BYD)股价上涨超25%,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科技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

此外,欧洲股市的估值依然远低于美股,吸引了全球资金回流。分析认为,当前市场风格的转换或将持续,资金配置正向非美市场倾斜。

美元走弱,欧元创2009年以来最佳单周表现

美元在2024年大选后曾创下新高,但目前已较峰值回落近4%。上周,彭博美元指数跌至去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反映出市场对美元前景的担忧。与此同时,欧元大幅上涨5%,创下2009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受益于德国政府加码财政支出,推升市场对欧洲经济复苏的预期。

在外汇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看涨欧元的情绪达到四年来的最高点,对冲美元上涨的需求则大幅下降。德意志银行与摩根大通均预测,欧元未来仍有升值空间,全球资本可能进一步向欧洲市场流入。

利差缩小,削弱美债吸引力

长期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相较于德国国债的溢价优势正在快速缩小,达到202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令市场押注美联储可能需要进一步降息以支持经济,而德国国债收益率则因财政刺激政策推动走高。这一变化使得美债的相对吸引力下降,可能影响全球资金对美国债券市场的配置。

与此同时,欧洲投资者对美国公司债的需求也在下降。摩根大通数据显示,欧洲投资者过去占美国公司债海外买家的一半以上,但近期由于对冲成本上升,加上欧洲债券收益率上升,资金流向正逐步转向本土市场。

投资策略转向非美市场,市场轮动或持续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美国仍是全球最大金融市场,但短期内资金流向正在改变。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市场研究团队主管丹尼尔·斯凯利(Daniel Skelly)表示:“美股的全球主导地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但目前的市场轮动趋势可能会持续六到十二个月。”

TJM FX策略主管阿尔瓦罗·维万科(Alvaro Vivanco)则表示:“全球市场正在迈向‘美国正常化’,这将支撑非美资产的表现。我倾向于继续持有欧洲及亚洲市场的外汇和债券多头头寸。”

随着全球资本配置逐步调整,美国金融市场或将告别过去十余年的“一枝独秀”时代,投资者需重新审视市场格局变化,制定更为多元化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