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专家建议,2025年财政预算案应将资金优先用于提升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而非继续提供燃油补贴,这将为大马带来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燃油补贴未充分惠及公共利益
交通专家旺奥吉指出,燃油补贴长期以来占据政府开支的巨大份额,主要受益者是有车一族,这对公共交通系统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阻碍。他表示:“这笔资金更适合用于改善公共交通,尤其是在公交和铁路服务上,将能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带来效益。”
他在接受“自由今日大马”采访时提到,削减燃油补贴并将省下的预算投入到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中,可以创造更具战略意义的效益。他认为,参考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它们通过优先投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建立了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
交通项目延误损害政府公信力
旺奥吉特别提到,大马在管理交通项目时需要改进,特别是捷运第三路线的延误,已经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履行承诺能力的信任。“这些延误不仅给公众带来不便,也削弱了政府在项目管理效率方面的信誉。”
他建议,政府应加强对交通项目的监督管理,并明确设定时间表,确保项目按时、按预算完成。此外,旺奥吉提出,由于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SPAD)已解散,政府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国家交通局,以协调和简化各类交通模式的决策流程。
作为前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的政策和规划负责人,他强调:“国家交通局应该拥有规划、政策制定、监管和执行权力。目前大马的交通治理体系呈现碎片化,导致决策不一致,且长期规划不到位。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大马的交通系统将继续面临优先事项混乱和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非巴生谷地区的交通需求被忽视
交通顾问罗斯里汉也对政府的公共交通规划提出了批评,认为当前的政策过度集中于巴生谷地区,而忽视了全国其他地区的需求。他指出:“如亚庇和柔佛等地急需公共交通系统,但政府过度关注巴生谷,资源分配极不均衡。”
罗斯里汉特别提到,槟城最近获得了105亿令吉的轻轨系统投资,而其他州府却几乎被忽视。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政府偏向昂贵的解决方案,忽略了如快捷巴士系统(BRT)和智轨列车(ART)等更经济的替代方案。
他进一步表示,即使政府继续维持燃油补贴,也无法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目前的政策虽然对有车族有利,但却牺牲了依赖公共交通的群体。”
罗斯里汉呼吁政府采取更加均衡和公平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不应只聚焦巴生谷地区,而是确保全国各州的交通需求都能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