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交易所:流动性与政策博弈中的新机遇

2025年,马来西亚交易所的财务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流动性和政策变化,不仅包括来自布城的国内政策,也包括华盛顿和北京的国际政策动向。

例如,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和特朗普连任后的新政策可能加剧市场波动。这种不确定性或将为马交所创造机会,具体取决于投资者的反应。

在最近的CGS International马来西亚企业日活动(Malaysian Corporate Day 2025 )中,马交所官员表示,特朗普连任美国总统对马来西亚股市的影响可能是中性或正面的,特别是在潜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

在国内,投资者密切关注燃油补贴合理化政策的推进。这一政策可能对政府财政状况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国家信用评级。虽然投资者普遍基于市场催化剂进行交易,但例如柔佛-新加坡特别经济区协议的签署,由于市场已提前消化消息,未能显著激发交易热情。

相反,令市场情绪波动的是卸任总统拜登实施的美国芯片技术出口限制。这一政策引发了投资者对数据中心主题可持续性的担忧。

政策和国际动态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近期采取观望态度,但也推动马交所日交易总值重新回升至30亿令吉以上,较此前的12月交易额有显著改善。然而,这种不确定性对马交所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对其核心的证券和衍生品市场业务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财年第四季度(4Q24),马交所的证券交易表现有所下降,但其衍生品交易平台——马交所衍生品公司(Bursa Malaysia Derivatives Bhd)的表现却相对强劲。

4Q24期间,证券交易的平均日交易总值(ADV)下降至每日29亿令吉,低于上一季度的36亿令吉。同时,外资在该季度净流出78亿令吉,部分原因是特朗普提出的减税政策吸引了资金回流美国,以及市场对其关税政策可能引发通胀的担忧。

此外,美联储对潜在的通胀压力采取了更为鹰派的立场,推动无风险利率接近5%,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避险情绪。

尽管证券交易业务承压,但得益于原棕油期货(FCPO)和FBM KLCI期货的交易热潮,衍生品业务成为马交所的亮点。2024年第四季度,BMD的平均每日合约交易量(ADC)创下107,000份合约的历史新高。其中,原棕油期货的夜盘交易量显著增长,占全年ADC的20%,巩固其作为全球棕油交易基准的地位。

根据兴业研究(RHB Research)的预测,马交所的衍生品业务有望支撑4Q24的财务业绩,季度盈利预计在7,500万至8,500万令吉之间,全年净利润预计达到3.2亿令吉,总收入约为8.11亿令吉。

展望2025年,马交所预计将有40至60家公司上市,尽管市场情绪和估值将决定实际数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外国流动性下降,但国内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推动了2024年基准FBM KLCI指数的13%涨幅,而散户投资者则更青睐IPO市场。

总的来说,兴业研究维持对马交所的“中性”评级,但因交易环境不确定,将目标价从每股9.70令吉下调至8.8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