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金融创新 国行将推动资产代币化及CBDC跨境应用探索

国家银行(Bank Negara Malaysia)在最新年报中指出,尽管无意将加密资产(crypto assets)视为法定货币,但将持续关注数码资产领域的发展趋势,并计划在2025年发布资产代币化(asset tokenisation)讨论文件,以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体系效率提升。

国家银行强调,其首要任务仍是维持货币与金融稳定、确保金融体系的完整性。不过,银行亦指出,未来将加强与私人界的合作,探索资产代币化、央行数码货币(CBDC)及新兴科技在本地及跨境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

“这些合作将有助于马来西亚制定有效方针,借此在管理风险的同时,释放代币化所带来的潜在效益,”国家银行指出。

根据年报,马来西亚加密资产市场尽管活跃,但在整体金融体系中仍属小规模。截至2024年底,加密资产仅占银行总存款的不到1%,并占马股总市值约0.4%。

不过,交易活动正迅速增长,2024年加密资产交易总额达139亿令吉,较2023年的54亿令吉增长超过一倍。目前,证券委员会(SC)监管下的数码资产相关机构已增至15家,涵盖数码资产交易所(DAX)、托管人、首次交易发行平台(IEO)营运商及加密资产基金(2019年仅3家DAX营运者)。

目前,国内银行主要通过为合规的数码资产公司提供账户、付款及提款服务,间接参与该领域。尽管部分银行有意扩展相关服务,但由于加密资产波动性高、诈骗风险大,多数银行仍持保守态度,对整体金融体系影响有限。

另一方面,国家银行强调,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与资产代币化正逐渐获得金融界重视,尤其是在资金结算、基金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效率提升潜力。

根据估计,全球资产代币化市场(不包括加密资产)到2030年可能增长至2兆美元,成为推动金融创新的关键动力。

国家银行表示,未来将深入研究代币化存款作为批发型CBDC的补充工具,并探索其他“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可行性,如可编程支付、供应链金融,以及企业资金与流动性管理等。

“国家银行将在2025年发布有关资产代币化的讨论文件,并与证券委员会及私人界展开进一步合作,推动相关试点项目及政策框架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