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化政策支持 推动新能源车创新突破

中国政府正加快推动新能源车(NEV)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计划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快公交电动化、制定电池更换标准、优化“双积分”政策等,以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推动新能源车技术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近日表示,政府将实施国家研发计划,重点突破新型电池系统等关键技术,同时推动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并继续实施税收减免措施,以刺激消费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这些政策已在过去几年显著推动了新能源车销售增长。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29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的40.9%,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60%。

加快换电模式推广

工信部计划发布针对换电模式的指导意见,推动行业标准化。新能源车企蔚来(Nio)已在全国建设超过3,000座换电站,使车辆能在几分钟内完成电池更换。这一便捷模式吸引了吉利、长安、奇瑞等多家车企加入布局。

蔚来首席执行官李斌透露,该公司正与奇瑞合作开发新款换电车型,目前已进入冬季测试阶段,预计今年上市。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CATL)也在加速推进换电生态建设。2024年底,宁德时代宣布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等车企合作,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出10款换电车型。今年,该公司计划新增1,000座换电站,并在中期目标内与合作伙伴共建10,000座换电站。

公共交通电动化提速

中国政府还计划扩大公共交通电动化试点项目,以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Renault)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表示,相比之下,欧洲车队在电动化进程上落后,主要因为缺乏强制性政策。他指出,在欧洲,没有任何规定要求车队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电动车,而这类市场占据了整体汽车销量的50%。

“如果不强制要求企业达到一定比例的电动车,你永远无法实现大规模电动化。”卢卡·德·梅奥表示。

优化“双积分”政策,规范市场竞争

此外,中国政府计划优化“双积分”政策,并推动建立车辆和电池的碳足迹计算标准,以争取国际认可。

“双积分”政策自2018年实施以来,已成为推动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核心机制。该政策要求车企达到燃油效率目标,若未达标则需通过新能源车积分(NEV积分)进行抵消。企业可以通过生产新能源车获得积分,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政策促使传统车企加快新能源车布局。

张云明表示,政府还将推动行业整合,规范市场竞争,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网络。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1,282万个充电桩和4,443座换电站,并已商业化应用15分钟快充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将电池充至80%。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日益完善,涵盖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车制造和装备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数据显示,中国供应了全球70%的电池材料和60%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张云明表示,随着新能源车技术的持续进步,智能驾驶辅助、人机交互等功能正逐步下放到10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中,预计将进一步促进市场普及。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府政策引导和企业创新推动下,中国新能源车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并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