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密市场复苏 香港新加坡成为投资者新热土

随着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回暖,香港与新加坡正在加速争夺亚洲加密货币枢纽地位,力图在这一新兴领域抢占先机。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支持政策为全球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亚洲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布局,以吸引全球资本流入。

香港瞄准全球流动性,布局风险产品

香港监管机构宣布,未来将推出包括衍生品交易和保证金融资在内的高风险加密货币产品,以吸引全球流动性。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执行董事叶伟伦在一场行业会议上指出:“流动性是市场发展的核心,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为这个市场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生态体系。”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香港中心化交易所的资金流入总额高达266亿美元,同比增加近三倍,几乎是新加坡135亿美元的两倍。

此外,香港在2023年中期完成了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法律框架改革,SFC负责审核和发放交易平台牌照。目前已有10家企业获得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许可证。

新加坡保持领先,深化数字资产监管

相比之下,新加坡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早早布局,金融管理局(MAS)已向包括OKX在内的30家企业颁发了主要支付机构许可证。

早在2022年,新加坡就启动了Project Guardian项目,携手全球主要银行和监管机构探索资产代币化应用。MAS副总裁梁承宗指出,这一项目让新加坡得以在早期就与各国央行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展开合作。

Animoca Brands集团总裁Evan Auyang表示,新加坡在监管框架和政策执行上依然保持领先,但香港的市场交易活跃度正在快速追赶。

中美政策博弈下的亚洲机遇

在美国,随着特朗普誓言将把美国打造成全球加密货币之都,市场对美国政策转向的预期正在升温。

然而,香港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政策地位。尽管中国大陆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香港仍被视为中国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桥梁。Animoca Brands执行主席萧逸认为,香港的亲加密政策得到了北京的“默许”,这让香港在吸引国际资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与此同时,香港监管机构也在不断扩展合规监管范围,未来将涵盖托管服务、质押(Staking)以及场外交易(OTC)等领域。

挑战与机遇并存,亚洲加密监管迎来关键时刻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香港在推进加密货币监管过程中也面临挑战。资深金融律师Jonathan Crompton指出,申请交易所牌照的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治理体系,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SFC的人手不足问题也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目前仍有8家企业的牌照申请正在审核中,另有13家已撤回申请。

Crompton表示:“SFC在推行监管政策时需要在市场发展速度与投资者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走向将对未来亚洲加密生态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