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零工工人的权益,马来西亚将推出一项新法律,重点建立公平透明的收入计算机制,并为零工工人提供退休储蓄方案。这项法律旨在规范总值约13.3亿令吉的零工经济。
该法律是东南亚第二部专门针对零工经济的法规,且将明确零工工人的定义,涵盖艺术家、音乐家及从事自由职业、项目型工作的人群。预计法案将在即将召开的国会会议上提交讨论,时间安排在2025年预算案通过之后。
零工经济工会秘书处负责人Datuk Seri Mohd Sharkar Shamsudin透露,根据马来西亚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心(4IR Centre)的研究,零工经济中的从业人数约有400万。他表示:“我们是全球少数几个致力于规范零工经济的国家之一。”
目前,零工经济由多个部门和机构共同监管,而这项新法律将为未来成立专门的零工经济委员会奠定基础。根据马来西亚数字经济公司(MDEC)的数据,2023年马来西亚零工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13.3亿令吉,已有140个平台通过了MDEC的认证。
尽管零工经济在新冠疫情期间为许多工人提供了收入,尤其是司机和包裹配送员,但他们屡次反映,所获得的报酬不够公平。由于工作性质的不稳定,政府已为这些工人推出了社会保障机构(Socso)计划,帮助他们在发生事故时获得保护。
新法案还将涵盖处理零工工人与平台或雇佣公司之间的纠纷。马来西亚零工社区(SEGiM)秘书处主席表示,虽然许多电子召车司机和送货骑手已经开始为社会保障计划作出贡献,但他们缺乏有效的退休储蓄选择。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法律,帮助零工工人建立退休储蓄计划,避免他们在年老退休时没有积蓄,进而依赖政府的援助。”莫哈末·沙卡尔说道。
马来西亚电子召车联盟负责人Jose Rizal也参与了法律的讨论。他建议,零工工人应根据自身的工作特性制定适合的退休计划。“最初我们考虑加入雇员公积金(EPF),但由于EPF的规则过于繁琐,未必适合我们的工作模式。”他说。
此外,Jose Rizal议法律应对从事体力劳动的零工工人的工作环境作出更严格的安全规定,例如包裹配送员。他指出,长时间驾驶或骑行的工人容易因疲劳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他提议限制工作时间,确保工人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降低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