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成金砖国伙伴 橡胶产业能否迎来黄金时代?

根据《南洋商报》独家报道,大马正式加入金砖国家(BRICS),为本地橡胶产业提供了新机遇,特别是有望摆脱欧美市场的限制,直接向俄罗斯出口橡胶产品,推动产业发展。

此前,由于各种障碍,大马橡胶出口至俄罗斯受到一定限制。如今,成为金砖国家伙伴后,这一情况或将改善,对大马原产品出口及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都是积极信号。

然而,橡胶业仍面临挑战。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在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表示,本地橡胶业长期存在“上游产业萎缩、下游产业发达”的结构性问题。目前,国内约九成的橡胶园由小园主经营,大型种植公司因盈利能力受限,对橡胶种植兴趣不大,导致产业发展失衡。

橡胶业“头轻脚重” 上游面临挑战

陈泓缣坦言,大马橡胶业正处于“头轻脚重”状态,即下游产业发达,但上游种植业萎缩,导致国内天然胶供应短缺,必须依赖泰国、越南等国进口。

“60至70年代时,大马天然胶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下游产业成长,但随着更廉价的替代品出现,天然胶市场逐渐被其他原料取代。如今,即便本地业者仍生产橡胶手套,许多企业采用的原料也是从泰国或越南进口。”

他指出,由于大型种植公司普遍认为橡胶种植利润有限,目前九成橡胶园由小园主经营。尽管大马加入金砖国家带来新机遇,但重启橡胶种植仍面临割胶人力短缺、地势不平坦、机器人割胶成本高等问题。

42万公顷橡胶园待开发 目标5年减半橡胶进口

根据种植及原产业部数据,国内目前有42万公顷荒芜橡胶园等待开发。虽然政府已有整合发展计划,但如何优化管理模式,仍是关键挑战。

陈泓缣表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多项支持橡胶业的措施,包括拨款6000万令吉予橡胶小园主发展局(RISDA)以鼓励乳胶生产,并提供2000万令吉拨款,以土地租赁方式重新开发荒芜橡胶园。

政府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将大马橡胶进口额从目前的60亿令吉减至30亿令吉,减少对外国橡胶的依赖。目前,大马天然胶年产量约35万吨。

去年对俄橡胶出口突破1亿令吉据《南洋商报》报道,种植及原产业部数据显示,2023年首10个月,大马对俄罗斯出口农产品总值达9亿9048万令吉,其中橡胶出口额达3亿548万令吉,仅次于可可(3亿5390万令吉)和油棕(3亿4513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