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油裁员?CEO澄清:优化组织规模 提升竞争力

国油公司(PETRONAS)正加速调整战略布局,推动业务多元化,同时优化人力结构,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能源市场。总裁兼集团首席执行官东姑丹斯里莫哈末道菲(Tan Sri Tengku Muhammad Taufik)表示,此次调整是为了确保国油的长期生存和竞争力,而非单纯的成本削减举措。

“这不是裁员,而是优化人力结构,以确保国油在未来几十年依然具备竞争力。如果不进行调整,十年后可能就不会再有国油。”他在媒体简报会上强调。

国油去年刚庆祝成立50周年,如今正面对行业剧变,包括油价波动、全球碳减排政策趋严、国内油气资源逐步枯竭,以及政府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加深等挑战。

优化组织结构 提升运营效率

国油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新的组织架构,以减少冗余岗位并提升运营效率。具体受影响的岗位数量尚未公布,但调整预计将在年底前完成。

本次优化主要针对行政类岗位(enablers),这类岗位在国油员工总数中的比例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国油全球约有52,000至53,000名员工,其中15,000至16,000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此外,国油管理层在近期的一次员工大会上透露,过去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了大量咨询费用,但内部管理流程仍存官僚问题,例如过多的审批委员会影响决策效率。因此,公司将进一步整合业务流程,以提升管理效能。

莫哈末道菲强调,这项组织优化计划是在公司财务状况仍然稳健时主动进行,而不是等到业务萎缩、被迫裁员时才采取措施。他表示,全球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国油必须变得更加敏捷高效,以确保长期竞争力。

业务多元化 拓展新能源领域

面对油气市场的不确定性,国油正在加速业务多元化,减少对传统石油与天然气销售的依赖,转向上游勘探、石化产品以及新能源领域。

“未来,国油不能仅依赖少数产品,而是需要向客户提供更复杂、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例如蓝氨(Blue Ammonia),这是一种结合碳捕获、利用与储存(CCUS)技术生产的清洁能源。” 莫哈末道菲指出。

随着能源行业转型,国油正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并推进全球最大之一的海上深水碳捕获项目,力求在低碳经济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此外,公司还计划推动技术商业化、推广最佳实践,并扩展高附加值石化产品,如特种化学品。

迎战行业挑战 全球竞争加剧

国油的运营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油价波动 导致收入不稳定,影响长期投资规划。
  • 全球碳减排政策趋严,推高运营成本并影响融资条件。
  • 石化产品需求波动,导致盈利能力承压。
  • 政府对石油收入的依赖加深,国油近年来需支付更高股息。
  • 沙巴和砂拉越更高的石油税收,加剧成本压力。
  • 国内油气资源日渐枯竭,公司需加快能源转型步伐。
  • 国际竞争加剧,包括俄罗斯可能以更低成本供应油气,以及美国可能因新政府政策推动本土钻探热潮,均可能冲击市场格局。

全球能源巨头也在进行调整,例如壳牌(Shell)去年9月宣布削减探索部门20%的岗位,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预计到2026年将裁员近400人。国油上一次类似的优化调整是在2016年,当时因油价低迷裁减了约1,000名员工,占总员工数不到2%。

目前,国油的平均油气生产成本约为每桶50美元,而布伦特原油当前市场价格约为74美元。然而,随着上游勘探成本增加,国油的利润率可能从当前超过20%缩减至低双位数(low double digits)。

财务稳健 但未来仍存挑战

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油录得净利润323.8亿令吉,营收达1,569亿令吉,资本支出总额为257.2亿令吉。截至6月底,公司持有现金余额2,174.4亿令吉,债务总额1,145.9亿令吉,净现金余额为1,028.5亿令吉。

自成立以来,国油已累计向政府贡献1.2兆令吉,其中过去五年支付的股息达2,350亿令吉。

莫哈末道菲表示,在能源行业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国油必须通过更高效、灵活的战略布局,确保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