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新加坡260亿令吉电力交易:谁来买单?

备受瞩目的砂拉越—新加坡海底电缆电力交易再度成为市场焦点,然而,该项目的具体细节仍显得模糊不清。

目前,该1GW(吉瓦)跨境电力传输项目的最新进展是,施工方案预计将在今年3月底前最终敲定,随后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将签署有条件协议。砂拉越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日前证实此事。然而,尽管该项目涉及复杂的技术挑战,进展仍显缓慢,同时还面临地理和海事边界问题,因为80%的电缆将穿越印尼的穆里-米代(Muri-Midai)海域。

260亿令吉建设成本 谁来买单?

该项目的建设成本高达80亿新元(约260亿令吉),相当于砂拉越当前400亿令吉储备的一半以上。然而,砂拉越政府已明确表态,该成本将全数由新加坡承担。

“我们只是出售电力,”当地媒体《Dayak Daily》去年5月援引砂拉越公用事业及电信部长拿督斯里朱莱希(Datuk Seri Julaihi Narawi)的说法报道。他补充表示,任何购买砂拉越电力的国家或地区(包括马来半岛)都必须自行承担基础设施成本。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新加坡是否已同意承担全部建设费用,并额外支付电力费用。

砂拉越电力供应是否充足?

类似的跨境输电计划并非首次出现。1990年代,时任首相敦马哈迪曾计划通过700公里海底电缆,将砂拉越巴贡水坝所发电力的90%输送至柔佛丹绒勒芒(Tanjung Lemang),但最终因成本过高而被搁置。

如今,砂拉越的电力需求已大幅增长。多个高能耗产业(如钢铁、铝、玻璃、油气等)陆续落户,尤其是民都鲁三马拉如工业园(Samalaju Industrial Park, SIP),已成为该州电力消耗的主要来源,并且需求持续攀升。

截至2023年,砂拉越的总发电能力达5.75GW,其中4.63GW用于国内需求,剩余部分出口至西加里曼丹,并维持健康的备用电力储备(国际能源署建议的储备率为20%-35%)。目前,该州的发电结构中62%依赖水力发电,主要来源为:

  • 巴贡水坝(2.52GW)
  • 木伦水坝(944MW)
  • 巴当艾水坝(94MW)

预计到2032年,砂拉越的总发电能力将增长至9.53GW,其中88%将供本地使用,仅1.13GW用于出口至新加坡及沙巴,仍能保持22%-25%备用储备率。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建设中的巴勒水电站(Baleh Hydroelectric Project,1.29GW)预计将在2030年底投入运作,将为砂拉越带来额外的清洁能源供应。

新加坡电力进口计划:竞争者众多

砂拉越的电力是否被新加坡“买单”,仍面临激烈竞争。新加坡计划到2035年进口6GW低碳电力,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以满足该国约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

然而,砂拉越并非唯一的供电来源,新加坡已在多个国家布局跨境输电合作:

  • 印尼:已批准从印尼进口1.4GW太阳能电力(TotalEnergies-RGE和Shell-Vena联合体),并通过海底输电系统传输至新加坡。此外,还另有2GW太阳能发电计划正在推进。
  • 澳大利亚:去年10月,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批准澳大利亚Sun Cable项目,该项目将在澳大利亚北领地达尔文建设全球最大太阳能农场,并通过4,300公里长海底电缆输送1.75GW电力至新加坡。项目投资规模高达240亿美元。
  • 越南:2023年,新加坡批准从越南进口1.2GW风能为主的电力,并通过1,000公里海底电缆输送。
  • 柬埔寨:同年,EMA批准从柬埔寨进口1GW的水电、太阳能及潜在风能电力,输电线路也超过1,000公里。

相比之下,砂拉越—新加坡电缆的输电距离较短,可能具备一定成本竞争优势。

融资模式:政府是否应介入?

Baringa Partners电力与低碳解决方案高级顾问Evan Ng指出,跨境输电项目在欧洲已相当成熟,私营部门融资模式可行。然而,砂拉越—新加坡电缆是东盟首个类似项目,政府适度介入可能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

Ng认为,该项目不仅能让砂拉越通过电力出口获取外汇收入,还能通过“容量支付”机制(capacity payments)获取额外收益。

“容量支付是一种常见于欧洲电力市场的机制,即当电力需求激增时,电力资产(如发电厂或跨境输电电缆)可额外供应电力,并获得额外费用。”

对新加坡而言,该电缆将提升能源安全性,即在本地电厂意外停机或需求激增时,可迅速补充电力,避免电力短缺或停电。

市场前景:能源交易新时代?

尽管砂拉越—新加坡海底电缆项目在区域能源互联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仍有诸多未解之谜:

  1. 最终的成本分担方案是否明朗?
  2. 融资模式是否可行,私营资本是否愿意介入?
  3. 新加坡是否愿意为砂拉越的水电支付溢价?
  4. 未来是否有更多竞争对手加入?

无论如何,砂拉越—新加坡电力交易无疑是东南亚能源市场的一次重大尝试,若能顺利落地,不仅将强化两国的能源合作,还可能为东盟区域电力互联(Asean Power Grid)铺平道路。

新闻来源:the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