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在最新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将拨款 50 亿新元予投资组合基金经理,以专门投资新加坡交易所(SGX)上市股票,以期提升市场活跃度,改善长期以来的低流动性和低估值问题。
流动性不足,SGX 估值持续受压
近年来,SGX 的退市企业数量持续超过新股上市(IPO),反映市场对本地股票的兴趣疲弱,导致不少上市公司股价长期处于低估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市场的低流动性问题,与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Bursa Malaysia)形成鲜明对比。马来西亚市场受限于本地流动资金过剩,部分股票估值甚至被推高,形成“资金被困”的现象。
50 亿新元资金规模有限,成效待观察
尽管政府的 50 亿新元注资计划可望带来一定影响,但市场对其规模是否足够仍存疑。
以 SGX 6170 亿新元的总市值来看,这笔资金仅占 0.8%;不过,在 SGX 的中小型股市场,该金额则相当于 8% 的市值,具有一定影响力。
然而,相较于马来西亚公积金(EPF)截至 2023 年底外包给外部基金经理的 1900 亿令吉(约 575 亿新元)资金,新加坡的这笔资金规模显得相对有限。此外,马来西亚的政府相关投资公司(GLICs)同样长期向本国市场注资,形成强劲的市场支撑,而 SGX 仍面临外部资本匮乏的问题。
估值差距促企业寻求双重上市
由于 SGX 上市公司的估值普遍低于区域市场,一些企业已开始寻求双重上市以获取更优估值。例如,半导体零部件制造商 UMS Integration Ltd 在 SGX 的市盈率(PE)仅 15 倍,而其同行在 Bursa Malaysia 上的估值显著更高,如 Greatech Technology Bhd(29 倍)、Vitrox Corp Bhd(74 倍)、Pentamaster Corp Bhd(33 倍)。
此外,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印尼种植企业普遍以折价交易,相比之下,纯粹的马来西亚种植股估值更高。即便是 SGX 上资产质量较高、收益稳定的新元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其估值仍然低于规模更小的马来西亚 REITs。
新加坡加强资本市场竞争力
此次拨款 50 亿新元的措施,旨在提升 SGX 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香港交易所(HKEX)的挑战。近年来,新加坡已吸引大量来自香港和中国的资金,并推动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在本地设立。
为进一步增强市场吸引力,新加坡政府计划:
- 要求单一家族办公室投资至少 5000 万新元于本地资产(包括 SGX 股票);
- 提供投资 SGX 股票的税收优惠;
- 为新上市及二次上市企业提供公司税回扣;
- 加强上市公司研究覆盖,提升市场透明度;
- 简化上市流程,加快 IPO 审批速度。
低估值仍是 SGX 最大挑战
尽管新加坡政府推出多项激励措施,但市场普遍认为,SGX 上市公司长期低估的市盈率,仍是抑制投资者兴趣的核心问题。Phillip Securities 研究主管 Paul Chew 在报告中指出:“全球被动投资和算法交易的趋势,使资金更倾向于流向市值最大、估值最高的公司。”
若 SGX 无法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投资者信心仍难以恢复,股市流动性问题恐怕难以彻底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