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威集团(SUNWAY,5211,主要板工业)已启动其医疗保健子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计划,据《The Edge》消息,多个银行已进入候选名单。
据悉,马银行投资银行(Maybank Investment Bank Bhd)与大马投行(AmInvestment Bank Bhd)目前是此次IPO的主要顾问的领先候选者。同时,安信华投资银行(Affin Hwang Investment Bank Bhd)和联昌国际投资银行(CIMB Investment Bank Bhd)将担任联合账簿管理人。
此外,双威集团还选定了汇丰银行(HSBC)、瑞银集团(UBS)和杰富瑞金融集团(Jefferies)三家外国银行作为联合全球协调人。这一安排表明,双威集团计划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并争取较高的估值,符合近期国内医疗保健交易的高估值趋势。
1月20日,双威股价上涨23仙或5.44%,收于RM4.46,市盈率为25.6倍,而同期基准KLCI指数上涨0.52%。
此次IPO正值马来西亚医疗保健行业因医疗通胀受到关注之际。医疗成本上涨推高保险保费,迫使国家银行(Bank Negara Malaysia)采取措施控制调整幅度。
消息人士透露,双威医疗保健集团(SHH)的IPO可能参考2026财年的企业价值(EV)/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倍数21至23倍。
近期医疗保健交易中,IHH医疗保健以RM39.2亿的估值收购槟城Island Hospital Sdn Bhd,交易基于2024年EV/EBITDA倍数为19.2倍。而森达美与澳大利亚Ramsey Health Care Ltd共同持有的合资企业Ramsay Sime Darby Health Care Sdn Bhd,则以RM57亿现金出售给Columbia Asia Healthcare Sdn Bhd,交易的EV/EBITDA倍数为20.1倍。相比之下,东南亚医院的行业中位数为16倍。
根据双威年报,2023财年双威医疗保健集团的EBITDA增长33%至RM3.808亿,而2022财年为RM2.858亿。
截至2024年1月,双威医疗保健集团由双威城有限公司(Sunway City Sdn Bhd)持股90.26%,后者是双威集团全资子公司。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 Pte Ltd的子公司Greenwood Capital Pte Ltd则持有9.73%的股份。GIC曾于2021年以RM7.5亿收购双威医疗保健16%的股权,当时的整体估值为RM46.9亿。
2023财年,双威医疗保健的净利润下降13.5%,至RM1.8162亿,尽管同期收入增长36.8%,至RM14.6亿。根据双威2024财年前九个月的财报,该医疗保健业务贡献了RM6303万,占集团税前利润的13.6%。
根据与GIC签订的股东协议,双威医疗保健集团的IPO必须在2027年10月之前完成。双威医疗保健集团总裁拿督刘炳龙(Datuk Lau Beng Long)曾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确认了这一计划。
目前,双威医疗保健集团在吉隆坡和槟城拥有1157张床位,计划在2030年前将床位数量扩展至3000张,覆盖霹雳、柔佛和吉兰丹等地。其业务还包括辅助医疗服务,如传统医学中心、生育中心及高端养老设施等。
双威集团的主要股东包括创始人丹斯里谢富年(Tan Sri Jeffrey Cheah),其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0.56%和58.84%,以及雇员公积金局(EPF),持股8.06%。
截至最新收盘价RM4.46,双威集团市值达RM277.5亿,而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下跌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