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总对新电价标准表示保留 建议政府推动电力市场改革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对政府在2024年12月20日作出的决定表示欢迎,该决定维持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的电力收费。吴逸平认为,这一决定令人欣慰,尤其是在企业面临不断上涨的经营成本压力的背景下。预计到2025年,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加剧。中总赞同首相和副首相的声明,即政府不会允许电价上涨,以免增加公众负担。

然而,中总对国能公司宣布的2025至2027年的新电价标准表示保留意见。根据这一新收费标准,马来西亚半岛的基本电价将从2022至2024年的39.95仙/千瓦时上调至45.62仙/千瓦时,涨幅为14.2%。该新电价计划将于2025年7月1日实施,并需经过政府审批,调整幅度将考虑到煤炭、天然气和燃料价格的变化。

吴逸平指出,电价应在2025年内保持不变,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2025年,企业将面临多方面的成本压力,包括最低工资的提高、多层次外劳人头税的增加,以及外劳强制缴交公积金(EPF)等。与此同时,2025年7月1日起,年营业额超过15万令吉的企业将面临强制实施电子发票制度。此外,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关税和经济政策可能会影响全球贸易、经济增长及投资流动,进而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国内产业及出口商产生影响。

吴逸平还表示,调整能源成本应谨慎行事。虽然电价需要反映燃料成本的变化,但同时也应提高电力生产服务的效率。逐步调整电价是一种必要的方式,以避免突如其来的价格波动,这对国家经济、企业及工业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虽然确保家庭用电公平性至关重要,制造业也需要通过合理的电价保持成本竞争力。作为能源的主要用户,制造业应确保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运营成本,以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业界对不平衡成本转嫁机制(ICPT)缺乏透明度和存在模糊性的情况表示严重关切。问题包括能源成本调整在不同用户间的分配不均,以及能源成本调整未能充分反映燃料成本的变化,进而引发了对透明度、公平性和问责制的担忧。中总认为,不平衡成本转嫁机制应综合考虑国能的成本效率及服务质量,而不仅仅是能源成本的构成。

因此,中总已向政府提交建议书,旨在解决电力收费确定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旨在提升我国电力市场的效率、可持续性与竞争力。吴逸平强调,中总认为政府应在确保成本可持续性、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之间取得平衡,确保能源市场公平公正,保障企业、家庭及整体经济的利益。


▌欢迎投稿新闻内容或进行业务洽谈,电邮至 bong.finsourcemedi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