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二部长:东盟须挺进上游 打造区域半导体强区

财政部第二部长拿督斯里阿米尔指出,东盟若能推动半导体产业从组装制造走向高附加值领域,有望在2032年前将市场规模扩大至逾520亿美元(约2,335亿令吉),相比2023年的310亿美元,实现显著增长。

他指出,东盟要想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更关键位置,必须从代工角色走向上游环节,包括前端设计、晶圆制造及知识产权(IP)开发。

“我们不能只是创新的组装地,而应成为创新的起点。这需要产业链升级,也需要区域国家通力合作。”阿米尔在“以生态系统催化国家创新”论坛上致词时表示。该论坛为第12届东盟财长与央行总裁会议(AFMGM)系列活动之一。

协同打造区域半导体生态系统

阿米尔强调,科技强国的崛起,离不开成熟的产业生态。他以台湾和美国为例指出,两国的成功不仅靠人才或资本,更是仰赖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高效协作。

他说,东盟具备打造全球半导体增长引擎的潜力,区域内不仅拥有完整的工业基础,也拥有不断增长的工程人才、逐渐成熟的创新中心,以及庞大的消费和企业市场。

“东盟的优势在于互补而非复制。只要协调得当,我们可以把东盟打造为一个一体化、具前瞻性、且具竞争力的半导体区域。”

全球局势促东盟加快整合

不过,阿米尔也提醒,当前全球供应链正因地缘政治紧张与保护主义政策而经历重大重组。他特别提及,美国近日宣布对马来西亚等贸易顺差国征收“对等关税”,大马出口将面临24%的新关税压力。

“这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朝向内向政策的趋势。对东盟而言,这是一个转折点,必须以更紧密的整合来应对挑战。”

他呼吁,东盟国家应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加强区域合作框架(如RCEP与CPTPP)、以及善用“东盟单一窗口”机制,降低贸易壁垒、提升互信。

初创企业是未来经济的“操作系统”

谈及新经济发展,他指出,自2012年以来,东盟已孕育超过10家估值逾34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反映出区域创业生态活力十足。

但他坦言,东盟初创企业仍面临融资不均、市场碎片化及缺乏扩展支持等结构性问题。

“如果半导体是未来经济的硬件,那初创企业就是操作系统,负责驱动灵活与创新。”

他强调,要让更多新创企业茁壮成长,东盟必须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明确的监管框架、开放市场、互信网络,以及可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