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缩减可再生能源补贴 太阳能行业或面临挑战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周日宣布,鉴于国内太阳能与风能装机容量迅猛增长,政府将缩减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并推行市场化竞价机制。

提前六年达成2030年目标

2024年,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创下新高,同比增长45%,使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近887吉瓦(GW),相当于美国的六倍以上。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数据,中国已提前六年实现其2030年清洁能源发展目标,显示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政策调整推动市场化改革

发改委表示,与国家能源局联合推出的新政策将推动新能源行业从政府补贴模式向市场化竞争模式过渡。此前,中国通过固定电价机制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使清洁能源装机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0%。

“相比早期阶段,新能源开发成本已大幅下降,”发改委在声明中表示。因此,从2025年6月起,新建新能源项目的电价结算将采用“市场化竞价”机制,而非继续享受固定补贴。

对电价影响有限,行业或承压

发改委强调,新政策不会影响居民及农业用电价格,工业和商业用户的电价预计也将“基本保持稳定”。同时,政府将与地方政府协作,确保政策顺利实施,但具体电价计算方式尚未公布。

分析人士指出,补贴减少可能会给中国太阳能行业带来压力。目前,全球光伏产品市场需求放缓,行业供过于求,导致太阳能板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小型制造商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随着中国能源政策向市场化方向迈进,新能源行业或将进入新的竞争格局,企业需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新闻来源:The 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