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工业生产连续13个月增长 经济学家警惕全球贸易风险

马来西亚工业生产预计今年将维持正增长,但经济学家警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可能对外部需求带来压力。

马来西亚统计局周三发布的1月份工业生产指数(IPI)数据显示,该指数同比增长2.1%,已连续第13个月录得正增长。然而,该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2.7%,也低于去年12月份4.6%的增幅。按月计算,IPI在1月份下降0.4%,与去年12月的降幅一致。

出口增长放缓影响 IPI增速温和

针对1月份的表现,MIDF研究指出,IPI增长放缓符合预期,主要因出口增速放缓所致。该机构维持2025年IPI增长预测在3.4%,低于2024年3.8%的增速。

“尽管1月增速有所放缓,但我们仍预计IPI全年将保持扩张,企业正努力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MIDF在报告中表示。

同时,该机构预计,生产活动将受益于新订单的增加和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改善。2月份PMI升至49.7,尽管仍低于50的荣枯线,但已较1月份的48.7和2024年12月份的48.6有所回升。不过,MIDF也警告,生产成本上升及外部需求疲软可能会对工业生产活动构成制约,尤其是在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

Kenanga:制造业增长前景乐观 投资流入或成关键驱动

Kenanga研究则对制造业前景持更为乐观的态度,预计2025年制造业增长4.7%,高于2024年的4.4%。

该机构认为,全球科技行业复苏、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强劲的需求,以及2025年财政预算案下创纪录的政府支出,将为制造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去年创下的历史性已批准投资若得以落实,将有助于扩大生产能力,推动制造业产出增长。

尽管全球贸易战的持续升级可能带来一定风险,Kenanga认为,马来西亚或可受益于贸易与投资转移,因其具备有利的贸易与投资政策。此外,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趋势下,马来西亚可能成为新的生产和投资热点。不过,该机构也指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力度若不及预期,可能会拖累马来西亚制造业的增长动能。

GDP增速或放缓 高基数效应成主因

Kenanga维持2025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在4.8%,低于2024年的5.1%。该机构认为,GDP增速的回落主要受高基数效应影响,同时,国内经济活动趋于正常化,以及全球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抑制增长动力。

整体来看,尽管马来西亚工业生产预计继续扩张,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是市场关注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