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政府意识到国内,尤其是主要城市地区公共交通网络不足的问题,但它正探索通过创新方式筹资,以支持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同时坚持保持财政纪律的目标。
在接受《The Edge》独家采访时,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资产租赁、公共与私人伙伴关系(PPP)以及铁路资产公司的土地货币化等方式,为公共交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如果我们沿用传统方法,通过发展开支向财政部申请资金来采购车辆和进行维护,我们能够获得的资金将受到限制,车辆采购也只能分阶段实施,”陆兆福解释道。
今年8月,陆兆福宣布,政府将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一项为期30年的租赁计划,以107亿令吉租赁62列新客运列车。首批列车预计将在2027年投入使用。
为实现政府到2030年将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至40%的目标(目前仅约18%),仍有许多工作要完成。然而,城市公共交通的开发支出不足可能成为主要阻碍。
与此同时,与政府在城市交通开发上的资金限制相比,私人港口投资项目却显得格外活跃。例如,Westports Holdings Bhd正在巴生港扩建其集装箱码头,柔佛公司正在丹绒朗萨港开发一个集装箱码头,而Tanco Holdings Bhd则计划在森美兰波德申开发一个新港口。
当被问及是否需要一项国家政策或总体规划来指导港口开发时,陆兆福表示,目前没有这种必要,因为港口项目本身就能成为周边地区发展的催化剂。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机场开发。陆兆福指出,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机场开发建议,但必须满足由马来西亚民航局(CAAM)设定的技术要求。
“如果任何私人企业想开发港口,我们完全欢迎申请。但必须评估开发条件。例如,选择某个地点作为港口,是基于该地区是否有足够的货物运输需求,”他补充道。
此外,陆兆福还谈到,为什么委任马资源(Malaysian Resources Corporation Bhd,KL:MRCB)重新开发吉隆坡中环车站,以及政府正在采取哪些措施改善马来亚铁道公司(Keretapi Tanah Melayu Bhd)的运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