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强势收官后,马来西亚蓝筹股在2025年初步履维艰。截至目前,30只富时大马综合指数(FBM KLCI)成分股中,27只出现下跌,跌幅介于0.60%至32.08%,累计市值蒸发973.7亿令吉。
其中,CIMB集团控股(CIMB Group Holdings Bhd)损失最为惨重,市值下跌113.7亿令吉至758.8亿令吉,较年初的872.5亿令吉缩水13.03%。该股最新报7.07令吉,相较1月2日的8.13令吉,下跌1.06令吉。
雀巢跌幅居首 蓝筹股普遍承压
按跌幅计算,雀巢(Nestle (M) Bhd)跌幅最大,自年初以来暴跌32.08%,市值从234.3亿令吉降至159.3亿令吉,股价从99.94令吉下挫至67.92令吉。
其他跌幅显著的蓝筹股包括:
- YTL电力国际(YTL Power International Bhd):下跌28.92%
- MR DIY集团(MR DIY Group Bhd):下跌28.34%
- YTL集团(YTL Corp Bhd):下跌27.16%
- Axiata集团(Axiata Group Bhd):下跌24.16%
- 国家石油化工集团(Petronas Chemicals Group Bhd):下跌23.66%
其余20只受挫蓝筹股跌幅均低于20%,其中丰隆银行(Hong Leong Bank Bhd)跌幅最小,仅0.6%。
三只个股逆势上扬 兴业银行涨幅居首
尽管市场普遍低迷,仍有3只FBM KLCI成分股逆势上涨:
- 兴业银行(RHB Bank Bhd):上涨6.20%
- 振铝控股(Press Metal Aluminium Holdings Bhd):上涨3.72%
- 马来亚银行(Malayan Banking Bhd):上涨1.37%
兴业银行表现尤为亮眼,该行近期派发创纪录的每股43仙股息,得益于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盈利创历史新高。
市场波动加剧 外资连续20周净卖出
FBM KLCI成分股表现低迷,与全球市场动荡密切相关。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波动,引发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
特朗普近期在白宫表示:“市场有涨有跌,我们必须重建国家。”随后,美国主要股指遭遇大规模抛售,跌至六个月新低。
马股同样未能幸免,截至目前,FBM KLCI今年已下跌7.39%,报1,512.15点。3月12日,该指数一度跌破1,400点,创下一年来新低,随后略有反弹。
外资持续撤离本地市场,截至上周,外国机构投资者已连续20周净卖出,年初至今资金外流达65.8亿令吉。
分析师:市场估值仍具吸引力 预计下半年复苏
尽管市场低迷,分析师仍对马股前景持相对乐观态度。据Bursa Marketplace数据显示,30只FBM KLCI成分股中,有20只获“跑赢大市”评级,1只获“买入”评级,仅雀巢获“表现不佳”评级。
Rakuten Trade研究主管Kenny Yee Shen Pin表示,马股估值仍具吸引力,当前市场调整为蓝筹股提供了买入机会。该机构维持FBM KLCI全年目标在1,730点。
“不要对本地市场过于悲观,黑暗隧道的尽头仍有光明。”他说,并指出美国市场因投机过度及特朗普政策不稳定导致估值过高,促使投资者寻找亚洲市场机会。
此外,CIMB证券表示,马股外资持股比例已降至历史低位,未来进一步抛售空间有限。该机构估计,每1个百分点的外资持股下降,可能导致约180亿令吉的股票抛售。
“当前市场虽受短期资金流动影响,但在外资回流亚洲的趋势下,东南亚市场仍有望迎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