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以来,大马股市表现低迷,受外围因素及缺乏强劲本地催化剂影响,基准富时大马综合指数(FBM KLCI)年初至今已下跌约8%,表现逊于多个全球主要股指。
市场持续承压,部分投资者担忧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全球经济放缓风险,导致避险情绪升温。然而,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外资持股比例跌至历史低点,市场或已接近筑底,后市有望迎来反弹契机。
外资持股创新低,市场筑底信号浮现?
目前,外资持股比例已降至19.4%,创历史新低。Rakuten Trade股票销售主管刘文贤(Vincent Lau)认为,基于当前市场低估值,调整可能已经接近尾声。“我们或许已非常接近市场底部,截至目前,已有75.5亿令吉外资资金流出,”他说。
刘文贤认为,当前市场具备买入机会。他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及市场避险情绪是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但一旦局势稳定,市场料将出现反弹。
“六个月后,如果你现在没有进场,可能会后悔。”他说。Areca Capital基金经理兼首席执行员黄志伟(Danny Wong)亦表示,外国投资者的抛售行动可能已告一段落。
“看起来,2024年的资金流入几乎都已撤离。除非发生重大地缘政治危机,否则不会出现新一轮大规模抛售。”他说。
防御性投资策略仍为关键
尽管部分市场人士对反弹持乐观态度,但MIDF Amanah Investment Bank Bhd研究主管伊姆兰·优素夫(Imran Yusof)则较为谨慎。他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政府政策调整,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调整,包括税率、时间表及豁免条件等,令投资者和企业难以预测未来走势。市场担忧这可能影响整体经济及企业盈利,因此外资仍维持避险立场。”他说。
在此背景下,伊姆兰建议投资者采取防御性投资策略。他认为,企业盈利将是未来推动市场上涨的关键因素,投资者可关注基本面稳健的优质个股。
市场估值具吸引力,2025年或迎反弹
经过近期市场调整后,Affin Hwang Investment Bank分析师龙志伟(Loong Chee Wei)指出,富时综指2025年的预期市盈率(PER)已降至14.1倍,接近过去10年均值的一个标准差(SD)以下,估值处于吸引力水平。
“我们预计,到2025年底,富时综指的市盈率将恢复至均值水平16.9倍,主要受经济增长(2025年预期实际GDP增长5.2%)、企业盈利增长(富时综指成分股核心每股盈利增长6.3%)、强劲投资周期以及预期更强势的令吉等因素的支撑。”他说。
Affin Hwang预测,富时综指2025年底目标点位为1,780点,对应目标市盈率16.5倍,潜在上涨空间达17.7%。
他指出,过去五年中,富时综指在触及1 SD以下的水平后,通常会在两个月内迅速反弹。他建议投资者关注估值具吸引力且基本面稳健的个股,包括亚通集团(Axiata Group Bhd)、丰隆银行(Hong Leong Bank Bhd)、马电讯(Telekom Malaysia Bhd)、云顶实业(YTL Power International Bhd)、吉隆坡甲洞(Kuala Lumpur Kepong Bhd)及大众银行(Public Bank Bhd)。
美股回调,纳指跌逾12%
美国方面,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在两周前跌入调整区间,较去年12月创下的历史高位下跌超过10%。截至周三,该指数较历史高位下跌约12%,持续走低。
不过,市场专家指出,美股长期走势仍具韧性,纳指在历次调整后均能恢复涨势。大马股市的整体趋势或将类似,但投资者仍应保持谨慎,避开基本面存疑的个股,以降低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