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费飙升冲击国人 社险全天候保障能否成解方?

随着医疗成本不断上升和保险费率持续攀高,国人面临的保费压力日益严峻。为应对这一挑战,社险机构计划在2025年推出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SKBBK),为900万名职工提供全天候保障,无论是否在工作时间发生意外,均可获得赔偿。

专家指出,这一24小时保障计划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进步,但其实施成效有赖于配套措施的完善与普及。与此同时,政府也被呼吁扩大MySalam健康保险计划的覆盖范围,以支持因高昂保费而放弃投保的弱势群体。

政策推动与潜在影响

马来西亚职业培训官协会主席温斯钦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低收入群体和技职工人因保费压力放弃保险的现象值得关注。他建议社险机构推出保费折扣或低风险岗位优惠计划,吸引更多人投保,同时避免退保现象。此外,为低收入者提供补贴、调整缴费比例,也是优化保障体系的关键。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助理教授李荣昌博士则表示,24小时保障计划虽能提升员工的社会安全感,但势必增加社险运营成本,或需通过提高雇员和雇主的缴费比例来维持永续性。他强调,合理控制医疗成本、调查保险费率涨幅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企业与员工的双赢策略

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主席拿督赛胡申博士建议,简化事故索赔流程,并实施“无过错索赔”政策,以确保员工能快速获得赔偿。他还提议逐步提升额外缴费比例,让员工和企业更易适应。

此外,社险机构副总执行长锺百煌指出,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的缴纳率不会高于目前的工伤保险比例,同时将涵盖海外工作的员工。这使马来西亚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提供24小时保障的国家之一。

数据显示,社险机构去年报告的事故中,约18%的案件因不符合工伤认定而无法获得赔偿。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的推行,有望覆盖这部分未受保护的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应对未来挑战

在全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专家呼吁马来西亚政府加强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开发多元化保险产品,为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随着零工经济、灵活工作制和远程办公的兴起,调整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新趋势尤为重要。

无论是降低保费负担,还是推广24小时保障政策,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民社会安全网的覆盖,增强民众的生活质量与社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