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大马交易所(BURSA,1818,主板金融股)正在吸引大量投资者,成为东南亚地区的IPO新热点。2024年上半年,大马的IPO市场表现亮眼,共筹集了4.5亿美元(约19.9亿令吉),占据了东南亚IPO集资总额的33%。这与新加坡和其他亚太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来西亚IPO市场活跃,新加坡陷退市困境
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的IPO表现突出,在区域内一枝独秀。与此同时,新加坡股市却遭遇重重挑战,出现了退市多于上市的现象,市值和成交量不断萎缩。新加坡交易所(SGX)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有退市的传闻传出,计划将重心转向非股票业务。
东南亚股市格局变化,新加坡地位不保
新加坡股市当前的困境并非短期问题。虽然新加坡政府已成立工作小组,希望通过政策刺激股市复苏,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些计划过于乐观,效果有限。目前,新加坡的总市值已被印尼超越,东南亚“股市领头羊”的地位岌岌可危。尽管泰国股市表现平平,但市值有望逐渐追赶新加坡,加剧新加坡在区域市场的劣势。
新交所IPO疲软,退市现象加剧
新加坡在IPO领域的表现极为逊色。截至目前,新加坡交易所今年仅迎来一家公司上市,筹资金额仅2000万美元(约6633万令吉),远远落后于香港同期的65亿美元(约290亿令吉)。自2012年以来,新加坡的上市公司数量从接近800家锐减至约600家,退市速度加快,市场规模不断萎缩。
虽然新加坡政府希望能将今年的IPO数量从去年的7家增加到14家,但市场普遍对这一目标持怀疑态度。许多企业选择前往美国、香港或马来西亚上市,对新加坡股市的信心明显不足。
部分分析人士建议,新加坡或可考虑转型,放弃现金股票业务,集中发展衍生工具交易,将新加坡交易所打造为亚洲版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或许能为未来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