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纳入第十三大马计划 大马能源结构迎来重大转型

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将在即将实施的第十三大马计划(2026-2030年)中,正式将核能政策纳入国家能源组合的一部分,旨在实现到2050年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经济部长拉菲兹(Rafizi Ramli)在周二与业界的对话中表示,核能已成为马来西亚电力生产的可行选项之一。他强调,若不采纳核能,马来西亚实现2050年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将“相当困难”。

他指出:“政府在核能的法规、治理及政策制定方面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他补充说,该决定已获得国家能源委员会(NEC)和内阁的正式批准。

在对话会后,拉菲兹向媒体解释,能源转型与水务部(Petra)及科学、技术与创新部(Mosti)目前正致力于制定一套管理核能使用的法律和监管框架。“这一决定已在内阁层面通过。因此,在第十三大马计划中,核能将被正式列为国家清洁能源的潜在来源之一。”

推动核能的主要原因是清洁能源的需求和提升能源安全性。拉菲兹强调,核能相较于煤炭等化石燃料是一种“更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马来西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拉菲兹还提到,核能不仅在环保方面具有优势,还在经济上带来好处。“从长远来看,核电的运营成本更为稳定。与化石燃料不同,核能不依赖价格波动较大的燃料供应。”

“比如,如果煤炭价格上涨,电价也会跟着上涨。但核能所需的燃料更为有限,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电力供应,”他补充道。他还表示,技术的进步使得核能对马来西亚而言更加可行,尤其是新型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使得核电站在一些传统能源不实用或不具成本效益的地区能够部署。

“与过去的大型反应堆相比,如今的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尽管目标雄心勃勃,拉菲兹也承认,将核能纳入马来西亚的能源组合面临诸多复杂性。他强调,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必须符合严格的国际标准,任何核能项目才能启动。他说:“在开展核电项目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满足一长串的国际合规要求。”

在2025年预算案中,政府为国家能源转型基金(National Energy Transition Facility Fund)拨款超过3亿令吉,帮助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实现最早于2050年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