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棕榈油行业人士警告,政府推行的外籍劳工雇员公积金(EPF)缴纳新规,将导致种植业雇主每年额外承担1.37亿令吉的成本,尤其对中小型种植园造成冲击。
11个与棕榈油供应链相关的协会联合发表声明,敦促政府重新评估这一政策,并考虑外籍劳工的特殊就业情况,避免加重企业负担。
业界担忧:EPF缴纳增成本,恐影响外劳意愿
行业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种植业依赖约33.65万名外籍劳工,2%的EPF缴纳比例虽看似不高,却将使整个行业承担每年高达1.37亿令吉的额外费用。
业者认为,虽然保障劳工权益至关重要,但政策也必须兼顾企业的经济可行性,确保马来西亚仍具备吸引外籍劳工的竞争力。
声明指出,棕榈油行业长期依赖外籍劳工,特别是在田间作业方面,由于本地劳工短缺,企业别无选择。而强制缴纳EPF不仅增加财务压力,也带来了额外的行政管理成本。
“外籍劳工的工作周期通常为2至4年,他们主要目标是赚钱养家,而不是长期储蓄。强制缴纳EPF会减少他们的实际收入,可能使马来西亚失去对外籍劳工的吸引力。” 声明强调。
行业协会联合发声,促政府重新考量
参与联署的协会包括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马来西亚种植园主协会(MEOA)、东马种植园协会(EMPA)、沙巴雇主咨询协会(SECA)、砂拉越油棕种植园主协会(SOPPOA)、砂拉越达雅油棕种植者协会(DOPPA)、棕榈油厂商协会(POMA)、马来西亚食用油制造商协会(MEOMA)、种植师学会(ISP)、马来西亚棕榈油精炼厂协会(PORAM)及全国小园主协会(NASH)。
这些协会联合向政府表达担忧,认为政策实施后,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特别是高流动性的外籍劳工群体,使EPF账户管理及提取程序变得复杂。
政策调整势在必行?业界呼吁政府提供更灵活方案
根据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日前宣布的政策,外籍劳工的EPF缴纳比例调整为2%,以取代原本12%或13%的强制性缴纳规定。然而,业界普遍认为,即使是较低的比例,仍会对企业运营造成影响。
“政府应考虑提供更灵活的缴纳机制,例如让外籍劳工自行决定是否参与EPF,而非强制性缴纳。这样既能保障劳工权益,也能减轻企业的负担。” 声明呼吁。
随着棕榈油行业持续面临劳工短缺、全球市场波动及可持续性合规要求,业者希望政府能与产业界进一步磋商,寻求更具弹性的解决方案,以确保马来西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维护外籍劳工的就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