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战略更新:提高股东回馈比重 估值仍难追美企

欧洲能源巨头壳牌公司(Shell Plc)于周二发布最新策略更新,宣布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向股东返还现金的力度,并继续削减成本,巩固其“重返化石能源”的核心战略。尽管该战略在多个层面取得成效,推动股价跑赢同业,但公司与美国竞争对手之间的估值差距仍未弥合。

壳牌首席执行员瓦埃尔‧萨万(Wael Sawan)于2023年上任后推出一项为期10个季度的“冲刺”(sprint)计划,目标是优化成本结构、聚焦液化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业务、缩减再生能源项目支出,并以更高比例将自由现金流回馈予股东,包括增加股息和回购股份。

截至目前,壳牌已完成大部分承诺事项。根据公司最新公布,未来将把40%至50%的营运现金流回馈股东,较2023年承诺的30%至40%进一步提升;而2020年前疫情期间遭大幅削减的股息,也有望在2031年前全面恢复至原水平。

跑赢同业 股价上涨逾两成

自“冲刺”策略启动以来,壳牌股价上涨超过22%,显著优于同期雪佛龙(Chevron)与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各自10%及5%的涨幅。汇丰银行石油研究主管金‧傅斯蒂尔(Kim Fustier)近期发布报告,直言希望壳牌“继续维持现行策略”。

不过,尽管经营表现强劲,壳牌仍未在估值方面实现“重估”。根据彭博数据,截至2025年,壳牌的预期本益比(P/E Ratio)为9.9倍,仍显著低于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的约15.5倍。

萨万特别关注自由现金流收益率(Free Cash Flow Yield)这一指标。数据显示,壳牌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超过14%,远高于埃克森(6.2%)和雪佛龙(5%)。虽然该数值代表公司现金回报能力强,但也意味着市场估值偏低。

伦敦上市地成桎梏? 或考虑迁册美国

市场分析指出,壳牌长期受制于英国市场对传统能源的相对冷淡态度,这可能是导致其估值迟迟无法与美企看齐的原因之一。

萨万曾在2023年受访时表示,若到2025年底估值差距仍未收窄,公司不排除重新评估其主要上市地是否应继续设于伦敦。目前,伦敦市场仍被视为对油气企业“缺乏友好环境”。

自2023年起,壳牌已回购了相当于总股本20%的股份。若维持当前节奏,公司预计在2030年前将注销多达40%的股份,以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

疫情削息阴影未散 投资者信心待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壳牌于2020年疫情期间大幅削减三分之二股息的决定,仍在部分投资者心中留下阴影。该次削息是公司自二战以来首次削减派息,从每股47美分降至16美分,严重冲击了市场信心。

尽管随后数季股息持续上调,目前已达36美分,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壳牌承诺将在未来数年逐步恢复至原有水平,以修复股东信任。

萨万在本周二于纽约举行的策略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已经跑赢同业,但我们仍未实现估值重估。”他强调,当前策略仍在推进中,公司将继续执行股份回购,并审慎评估全球资本市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