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最新实施的25%钢铁和铝进口关税,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东姑扎夫鲁表示,由于马来西亚并非美国主要的钢铝供应国,因此受影响程度有限。然而,业内专家警告,此举可能引发市场连锁效应,间接冲击本地钢铁行业。
马来西亚直接影响有限
东姑扎夫鲁昨日在《南华早报》主办的2025东南亚中国大会上表示,马来西亚并非主要的钢铁出口国,出口至美国的核心产品仍以电气与电子(E&E)为主,而钢铁和铝出口占比相对较低。
“无论美国采取何种政策,都不会对马来西亚造成重大影响。”他补充,由于本地钢铁和铝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政府已对相关行业的新建或扩张计划实施暂缓措施。
专家警告:或引发市场竞争加剧
尽管马来西亚对美国市场的钢铁出口占比不高,SPI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史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警告,此类关税可能会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引发连锁反应,间接影响本地制造商。
“尽管马来西亚直接出口到美国的钢铁产品不多,但这类关税将改变全球供应链,导致钢铁产品流向其他市场,加剧竞争。”英尼斯在接受《商业时报》访问时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由于全球贸易格局调整,原本销往美国的钢铁和铝产品可能会转向东南亚市场,造成供应过剩,进而压低价格并影响本地钢铁厂的利润空间。
钢铁产业链面临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的关税措施不仅影响钢铁生产商,也可能冲击更广泛的产业链。
“上游生产商依赖规模经济,若钢铁价格承压,企业盈利能力或将下降。同时,下游行业如建筑、汽车制造等也可能面临成本上涨的挑战。”英尼斯指出。
市场多元化成关键
尽管面临挑战,专家认为,马来西亚钢铁业仍可通过市场多元化来降低风险。
英尼斯建议,本地业者应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如越南、印尼和泰国等快速发展的工业国。此外,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也可能为马来西亚钢铁产品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A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贸易协议,为马来西亚企业进入这些市场提供了竞争优势。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协议,将是企业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关键。”他说。
长期影响需关注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并非新鲜事,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正在加剧其影响力。英尼斯警告,马来西亚钢铁业者必须快速调整,以降低长期风险。
“无论是市场多元化、供应链优化,还是政策扶持,马来西亚钢铁行业必须主动应对挑战,以保持竞争力。”他说。
目前,马来西亚钢铁及铁工业联合会(MISIF)已向政府呼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保护本地产业。《商业时报》已向MISIF寻求进一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