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关税冲击加剧 亚洲央行料将加码降息救市

美国最新一轮关税举措正在冲击亚洲经济体,经济学家预期,随着商业投资与市场信心双双承压,区域经济增长动能将进一步减弱,促使各国央行加快降息步伐以稳经济。

华侨银行(OCBC)研究主管Selena Ling指出,这一轮关税对东盟国家的影响尤为显著,尤其是越南与泰国。她分析说,随着中美之间的关税差距缩小,中国早前借道东盟国家(如越南、泰国)转出口的策略正逐渐失效,区域贸易格局可能因此再度重塑。

此时,亚太经济体原本就面临增长疲软与通胀居高不下的双重挑战,贸易局势恶化无疑将加剧压力。尽管澳洲与纽西兰被征收的关税相对较低,仅10%,但作为依赖全球贸易的小型开放型经济体,二者经济增长前景同样堪忧。

根据市场预期,澳洲央行(RBA)今年可能再度降息四次,较早前的三次预期有所上调,现金利率或将调低至3.1%。高盛集团也下调亚洲经济增长预测,并认为印度、韩国、印尼与马来西亚等国,均可能转向更宽松的货币政策。

OCBC的Ling进一步点名越南为受创最重的国家,其次为泰国,而印尼与印度则相对具备“缓冲能力”,菲律宾则受影响最轻。她也同步调整五国央行政策预期,料将分别降息50个基点以提振经济。

纽西兰、印度、菲律宾本周或纷纷降息

纽西兰央行(RBNZ)将在本周三公布议息结果,市场普遍预测将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官方现金利率降至3.5%。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指出,美国关税带来的外部不确定性,将促使纽西兰维持货币宽松立场。

“我们预计不会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25个基点仍是较稳妥的选项,”该行指出,并强调全球局势仍是决定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因素。

印度央行将在同日作出政策决定,市场预期该行将下调回购利率。而菲律宾央行则可能在周四议息会议上,借助2月通胀回落之势,重启宽松周期。

另一方面,ING预期泰国第二季度整体CPI将转负,为当地央行提供更大的降息空间。

财政空间有限 货币政策或成主力工具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亚洲经济学家Chetan Ahya表示,若贸易战加剧,亚洲各国仍有空间再降息50至100个基点。不过他也警告,财政政策在本轮周期中或难以大展拳脚。

“受限于公共债务高企,亚洲多国财政空间有限,因此预计本轮刺激将更多依赖货币工具而非财政手段。”Ahya指出。

在中美紧张贸易局势下,亚洲各国央行未来数月的政策走向,或将成为区域能否避免经济下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