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信托基金(KWAN)成立近四十年,但截至2022年,基金总资产仅增长至155亿令吉,远不及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向政府支付的股息总额。
据《StarBiz 7》计算,自1974年PETRONAS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向联邦政府支付约6690亿令吉股息,其中2024年承诺支付320亿令吉。即便仅计算KWAN成立后的股息支付额,仍超过6000亿令吉。
KWAN资产增长缓慢 挪威模式成对比
KWAN于1988年设立,旨在储备石油及其他自然资源收入,以保障未来世代。然而,PETRONAS至今仍是该基金的唯一贡献者。
作为对比,挪威于1990年成立“全球政府养老基金”(GPFG),并在1996年开始注资。该基金目前已发展为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SWF),资产规模突破8.3万亿令吉,相当于2024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倍以上。
尽管马来西亚的石油储量(27亿桶)少于挪威(70亿桶),但专家认为,关键差异在于基金管理模式。挪威政府将石油和天然气收入的大部分注入GPFG,仅使用基金的实际收益支撑年度财政预算,而马来西亚政府则长期依赖PETRONAS的高额股息,并向KWAN注资较少。
PETRONAS股息支撑政府财政 KWAN发展受限
近年来,PETRONAS持续向政府提供巨额股息。例如,2023年该公司支付了400亿令吉股息,同时缴纳了273亿令吉的联邦税收和出口税。但同期KWAN仅获得20亿令吉注资,资产增长显著放缓,甚至呈现负增长趋势。
此外,KWAN的资金并未完全保留,而是被政府用于特定项目,包括马来西亚湿地保护区(4200万令吉)、新冠疫苗采购(49.8亿令吉)以及布城控股(Putrajaya Holdings)的股份收购。目前,KWAN持有布城控股20%的股份。
改革建议:降低PETRONAS分红 提高KWAN投资收益
随着PETRONAS面临利润率下降及砂拉越石油公司(Petroleum Sarawak Bhd)崛起,该公司未来向KWAN注资的能力或进一步受限。
专家建议,政府应减少从PETRONAS提取的股息,转而增加对KWAN的注资,并立法确保KWAN的长期发展。此外,KWAN目前主要由国家银行(Bank Negara)管理,投资仍集中于低回报的固定收益工具,未来可考虑交由雇员公积金(EPF)或其他基金管理机构,并提高海外投资比例,以提高长期回报。
若政府希望进一步优化国家财富管理,可考虑将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hd)拆分为两个实体,其中一部分专注于最大化投资回报,并与KWAN合并,以实现更明确的盈利目标。
结语:强化KWAN 以保障未来世代
无论采取何种策略,核心目标应是提升KWAN的资产管理效率,以确保国家资源财富能够更有效地传承至未来世代。分析人士指出,尽管KWAN的发展受限,但仍有机会通过政策调整和管理优化,实现更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