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投资短期爆赚还是长期陷阱?市场震荡引热议

马来西亚股市在 2025 年迎来“开门黑”,FBM KLCI 在 1 月份环比下跌 5.2%,创下过去 30 年来最差开局。这一表现令市场措手不及,尤其是在 2024 年股市强劲上涨的背景下更显意外。

回顾历史,FBM KLCI 上一次经历如此惨淡的年初表现是在 1995 年,当时市场刚刚经历 1990 年至 1994 年的超级牛市。

分析人士指出,1 月份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关税,以及人工智能新技术 DeepSeek 的崛起,这些因素对新兴市场带来了冲击。马来西亚市场去年受益于 AI 相关概念股的强劲表现,如房地产、公用事业、科技和半导体行业,但 2025 年或因相同因素面临调整压力。

尽管主题投资在推动市场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若过度依赖特定投资主题,可能会导致市场进入“全有或全无”的高风险状态。

主题投资的双刃剑

市场狂热往往吸引各类投资者,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市场人士。一位长期投资者去年曾因 AI 热潮买入 YTL Power,并在股价上涨至 RM4.50 时持有大笔账面收益。然而,在市场乐观情绪推动下,股价继续攀升至 RM5 以上,这种情况凸显了主题投资的高波动性。

专家指出,主题投资往往具备极强的吸引力,无论投资者的年龄和背景如何,都可能因短期盈利机会而参与其中。然而,主题投资通常伴随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市场情绪转向,股价可能出现剧烈波动。

投机狂热与市场周期

历史上,金融市场曾经历多轮投机狂热,例如 1637 年的郁金香泡沫、1720 年的南海泡沫、1929 年的华尔街股灾、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

市场专家提醒,主题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市场泡沫相似,当投资者大量涌入某一特定资产、股票或投资主题时,市场容易进入“非理性繁荣”阶段,而历史表明,绝大多数市场狂热的最终结局并不乐观。

短期收益 VS 长期价值,投资者如何抉择?

在投资策略方面,市场上普遍存在不同的投资风格,包括动量交易、价值投资和主题投资。市场专家表示,难以判断哪种策略最优,关键在于投资者的时间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

短期来看,主题投资的高回报往往促使投资者不断加码,然而,一旦市场调整,损失可能迅速扩大。相比之下,价值投资虽然短期内收益较慢,但长期来看,依靠复利效应往往能够实现更稳健的增长。

“短期收益可能带来长期痛苦,而短期忍耐则可能换来长期财富增长。”分析师指出,市场的耐心和纪律通常比短暂的投资天才更能带来长期成功。

资产配置至关重要,谨防市场波动风险

尽管经济历史充满市场泡沫与投资教训,但投资者行为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过去的投机热潮可能围绕郁金香,而未来的市场危机或许会源于加密货币或 AI 相关概念股。

专家建议,市场投资者应注重资产配置与风险分散,即便选择主题投资,也应建立多元化投资组合,而非将资金全部押注于某一特定行业或趋势,以降低市场调整带来的风险。

新闻来源:the star